第三方支付牌照监管收紧。第三方支付牌照许可的业务类型主要包括:互联网支付、移动电话支付、固定电话支付、数字电视支付、预付卡发行与受理、银行卡收单。
目前央行共发放270张支付牌照,吊销3张牌照,存量为267张支付牌照。为了规范行业清理违规行为,央行逐渐收紧牌照发放,具体表现在:
1>新增牌照发放减少,2015年仅发放1张,2016年没有发放;
2>牌照续展工作从严把控,牌照5年到期后,将面临严格的续展审核;
3>对支付机构实行分类监管。
行业迎来整合快速期。
1>支付牌照收紧导致兼并购频发;一方面支付是交易的最后一环,获取支付牌照是实现商业闭环的重要手段;另一方面,支付关系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资金流与信息流,拥有支付牌照才真正拥有数据。2016年以来,支付牌照的收购案频发,加速行业整合;
2>收单费率下调使得行业马太效应凸显。2016年3月央行下调银行卡刷卡手续费,已具备一定规模(规模经济)或业务多元化(其他业务补贴支付业务)的收单机构有望“挤出”规模小且业务单一的收单机构,线下收单行业将面临进一步的整合。
数据变现体现支付入口价值,金融和精准营销打开变现空间:支付服务是获取用户、商户数据的重要入口;随着支付业务市场集中度的提升,基于数据的支付增值服务是支付产业链当中差异化能力最高的一环。目前金融和精准营销是支付数据变现最主要的渠道,拥有海量用户数据以及丰富应用场景的公司将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
请参支付系列报告:
2016年2月发布报告《支付产业链及相关标的值全梳理》
2015年3月发布报告《东方证券互联网金融研究系列--支付:互联网金融入口、移动化和数据运营趋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