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视听许可证市值上千万,无证直播平台站上“生死线”

发布时间:2017-05-15 15:47:18
我要分享: 0
摘要: 梨视频因未取得资质而被责令全面整改,而今日头条从阳光宽频手里“买”到视听许可证。刚踏上快车道的短视频行业遭遇政策红线,这一纸证书到底会不会成为短视频进入下半场的通行证?

     一线导读:大浪淘沙后的视频网站仅剩7家持牌企业,而直播平台有200多家,体量太过庞杂,弱者遭淘汰,泡沫大面积爆破在所难免。

        梨视频因未取得资质而被责令全面整改,而今日头条从阳光宽频手里“买”到视听许可证。刚踏上快车道的短视频行业遭遇政策红线,这一纸证书到底会不会成为短视频进入下半场的通行证?

   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禁令

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管理规定

      一夜之间,一纸禁令,直播玩家,风声鹤唳。

     2016年9月9日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(简称广电总局)下发《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下简称《通知》),重申未持有《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》(下简称视听许可证)的直播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直播业务,简单来说,直播平台需要“持证上岗”了。

     但这张视听许可证并不好拿,《通知》明确,准入门槛为国有企业,绝大多数直播创业平台由此被拦在了门外。这是一条生死线,跨不过去,前路坎坷,灭亡在即。多年前视频行业经历的残酷洗牌将再次上演,直播平台不管是借壳买牌照还是接受国资入股,抉择中必然伤筋动骨。

    政策解读

    “国有资本”成最高门槛

     《通知》到底重申了什么?

    第一,直播机构需持有视听节目许可证且具备相关许可项目:重大事件类实况音视频直播的,许可项目为第一类第五项,即重大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体育等活动、事件的实况音频直播服务;一般组织活动直播的,许可项目为第二类第七项,即一般社会团体文化活动、体育赛事等组织活动的实况音频直播服务。

    第二,未经批准,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“电视台”“广播电台”“电台”“TV”等广播电视专有名称。

    视听许可证并不是广电总局为整治直播平台而新制定的游戏规则,其准入条件早已有之,但早年发证没有如今严苛。

    在广电总局公布的《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名单》中可以看到,截至2016年5月31日,共有588家单位拿到了此证,传统媒体占据大半壁江山,其余新媒体,大多是具备多年视频网站经营经历,或是背靠强大资本方的互联网平台。

    直播创业公司申请此证,难点主要有二:新申请单位要求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,其次注册资本应在1000万元以上。

    国有这个门槛高不可攀,“广电总局此举目的在于治理平台,打蛇打七寸,把直播平台、视频网站等新媒体跟电视台一样统一管理。如果平台不尽快办证的话,有可能面临停摆,但新申请的民企基本没戏。”国际视频联盟秘书长殷建勇认为。

    相对于核心资质,名字触碰“高压线”的影响不大,一般将“XX TV”改名为“XX直播”就可以继续开展业务。受这条限制的主流直播机构为熊猫TV、虎牙TV、斗鱼TV、全民TV、战旗TV等。熊猫TV对此回应,在总局下《通知》以后,便已经改名为“熊猫直播”。

    记者调查
    映客、虎牙、战旗“未雨绸缪” 花椒、熊猫、斗鱼讳莫如深

 

映客、虎牙、战旗“未雨绸缪” 花椒、熊猫、斗鱼讳莫如深


    去年9月,记者梳理发现,战旗TV、映客、YY/虎牙TV、六间房这几家直播平台持有视听许可证,而斗鱼TV、熊猫TV、花椒直播、龙珠直播、全民TV、陌陌、一直播这几家直播平台并未在网站底部公示视听许可证。

    半年后记者再度调查发现,几乎所有平台都将名字里的“TV”改成了“直播”,应了广电总局的要求,但真正拿到视听许可证的平台却屈指可数。

    斗鱼直播回应称,已经持证,但其官网并未公布。一直播与秒拍、小咖秀同属于一下科技,也共用了同一张视听许可证。

    根据其官网公布的视听许可证号,记者追溯到,一下科技这张证是从北京宇晨亿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那儿易手而来。这家公司成立于2006年,旗下的酷燃网是为青少年提供生活、学习、娱乐咨询的网站,2014年9月该公司的法人变更为一下科技CEO韩坤。

    一下科技现持有的视听许可证变更时间为2015年8月,其法人正是韩坤。由此可见,早做打算的一下科技深谙互联网创业之道。

    对“无证上岗”的直播平台来说,最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收购一家持证的私企。不出所料,今日头条和一下科技都通过这一途径取得了“名分”。

    持证“壳公司”供不应求

    “买牌照,求名分”,半年前发生在直播平台身上的“变故”在短视频身上重演。去年9月,广电总局下了一道禁令,所有直播平台必须“持证上岗”,这张《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》(下简称“视听许可证”)有个高门槛:新申请单位要求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,这几乎就拦住了绝大多数直播领域的创业公司。
    “这两天我的电话都被打爆了!”一家证照代办机构的员工告诉记者,广电总局这道《通知》一下,连日来,他接到了不少直播平台的生意。

    “买牌照就要收购公司,其中涉及问题十分复杂,包括如何估值、是否剥离旗下与牌照无关的业务、怎么安置职工等等。”徽投资本董事长、复旦大学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特聘研究员蔡伟认为,收购国有持证公司几乎不可能。

    上述证照代办机构员工则向记者透露,以前政策宽松时,有一批私企申请了视听许可证,现在大的直播平台想顺利开展直播业务的,只能并购那些有牌照的私企。他所在的机构今年经手转让了两个有牌照的私企给直播平台,并购费用在2000万元左右,佣金范围为总并购价的6%到8%之间。


    如果直播平台没有并购预算,也没有具备国有资质的话,还有另一条路可走。这位员工建议,可以暂且放弃申请视听许可证,并增补网文证(文化部颁发的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简称)的“表演”项。

    这个增项办理费用在3.5万至5万,各地收费不一,加急和正规流程的收费也不一样。此举对标的是7月1日文化部出台的《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该通知首次明确主播为直接责任人,对平台实施“双随机一公开”,定期开展随机抽查,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,公布网络表演市场黑名单和警示名单。

    “我们向广电总局具体咨询过,如果直播平台不做重大新闻事件直播,或转播演唱会、体育赛事,只是主播个人进行秀场直播的话,不需要办视听许可证。”上述员工解释道。



标签:

顾问推荐 更多

  • 元韶通白金顾问
  • 李美洁黄金顾问
  • 叶婷铜板顾问
  • 王晶黄金顾问
  • 李斌铜板顾问
  • 赵义文白金顾问